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!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,请使用这些浏览器。
chrome
Firefox

工具栏

三翼齐飞:小米“人车家全生态”耦合联动

  • 作者: 豆乳s
  • 2024-05-24 21:03
  • 396

5月23日,小米集团发布2024年Q1业绩报告,也是小米汽车发布后的第一份财报。财报业绩靓眼:小米集团季度内收入人民币755亿元,同比增长27%;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65亿元(包括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人民币23亿元),同比增长100.8%,创单季历史新高。

小米手机、IoT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,小米新推出的汽车业务业绩更是惊艳。三线作战,战线变长了,齐头并进对组织能力的挑战是全方位的,小米经受住考验。背后的逻辑是,小米各个业务板块之间强相关,与一般业务多元化不同,“人车家全生态”耦合联动,相互赋能,相互协同,实现了1+1+1>3 的效果。

过去三年,小米汽车备受质疑,有人认为雷军来晚了,这个市场已经卷死了。但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,小米汽车一经推出就成为现象级,雷军被称为“雷神”。

3 月28 日,小米坚持了三年的造车,到了真正完成落地的时候。

那一个月内,造车的小米和雷军都获得了泼天的关注度,社交媒体频繁刷屏,就连小米厨师的内部演讲都成功出圈。截至4月30日24时,Xiaomi SU7系列锁单量达88063台,截至5月15日10时,完成了第10000辆新车的交付,首车交付速度刷新行业纪录。

过去两个月以来,研究小米汽车如何成功成为“显学”,参与研究讨论的有专家、学者、企业家、创业者、投资人,甚至社区门口的夫妻店。

大多数看到了小米有什么成功,却很少人有人关注到小米的产品,以及小米汽车成功的一整套方法论。一个人“封神”一次可能是偶然,如果“封神”两次,必须有一整套方法论支撑。雷军在小米手机,小米汽车两次封神,其原因不止营销,而是一整套围绕用户、产品、技术创新构建起来的系统方法论。

这套永不过时的系统方法论就是“以用户为中心,和用户交朋友”。

过去小米的产品矩阵围绕“手机✖IoT”构建,增长模式是双足行走,小米汽车推向市场后,产品矩阵围绕“人车家全生态”构建,产品包括以人为中心的手机,以家庭为中心的IoT,以及围绕移动场景的汽车,增长模式的“三翼齐飞”。

小米汽车的成功重塑了其高端品牌形象,在手机领域,高端品牌的形象立住了,越来越多女性用户选择小米手机,这就是“三翼齐飞”的效果。

人车家全生态耦合联动,“三翼齐飞”为小米增长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。

1

三翼齐飞:小米进入“增长新常态”

财报显示,小米手机智能手机业务、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、互联网业务在季度内均实现双位数增长,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65亿元、204亿元和80亿元。

2023年第四季度,小米集团实现营收732.4亿元,同比增长10.9%;经调整净利润49.1亿元,同比增长236.1%。结合今年一季度的成绩来看,小米在去年三季度实现业绩回暖后,目前已进入发展快车道。

作为集团业务的基本盘,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在季度内也实现突破,营收同比增长32.9%至人民币465亿元,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同比增长,连续四个季度环比增长。

高端化方面,经过长达四年时间的深耕和部署,小米手机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。季度内,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(其中中国大陆地区定价人民币3000元及以上)占比提升至21.7%,并在中国大陆地区人民币5000至6000元价位段智能手机市占率达10.1%,成功向上突破新的价格区间。

得益于“人车家全生态”战略的持续完善,小米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季度内实现了历史性突破。财报显示,2024Q1小米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.0%至人民币204亿元,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4.1个百分点至19.9%,创历史新高。其中大家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46%。

截至2024年3月31日,小米现金储备达人民币1273亿元,基于长期的健康经营,小米现金水平处于行业领先。这为小米未来发展以及汽车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经调整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,这得益于季度末发布的小米首款智能电动汽车Xiaomi SU7。Xiaomi SU7将颜值与性能良好结合,被消费者称为“年轻人的第一辆保时捷”,加上整体低于行业预期的定价,Xiaomi SU7成为了诸多年轻消费者心中的“性价比之王”。

小米汽车发布后,4分钟大定即破万辆,7分钟大定破2万辆,上市27分钟,大定量达5万辆;43天累计交付量破万辆,首车交付速度刷新行业纪录。

在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展现出强劲实力的小米,再度拓宽了潜力边界,保证既有业务纵向深化的同时,也成功实现新旧业务的协同发展。在小米汽车成功落地后,小米始终坚持的“人车家全生态”完成闭环,未来的发展蓝图上,也拥有了更多可能。

在二级市场,小米年内的系列利好使得股价节节攀升,被资本市场不断看好。数据显示,截至五月中旬,小米港股股价年内涨幅近30%。花旗、里昂等多家头部机构均给予小米“买入”评级。

2

汽车出圈,一场引领行业的逆袭

行业和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,取得突破性的好成绩,必然伴随有绝佳的亮点和创新。小米的亮点一方面源于汽车,另一方面源于创始人雷军的营销策略。

小米汽车发布后,几乎包揽了热搜;微博热搜上,前12个关键词,多半都是SU7。发布会前夕,小米在体会到造车的艰辛后,对全行业表示致敬;发布会中,李斌何小鹏李想魏建军张建勇等行业大佬来到现场捧场,也刷爆了社交网络。

小米汽车交付之际,雷军亲自为首批车主开车门,并合影留念。对于用户而言,这种“千亿总裁为我开车门”的爽文剧情发生在了现实当中,加上小米多年来累积的庞大C端用户群体,自然传播,泼天的流量就降在了创始人雷军和小米身上。

对于小米汽车的营销,华为终端 BG董事长余承东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:小米汽车给车圈同行带来了新启发。360创始人周鸿祎在一次发布会上表示,小米给行业带来了新思维。今年北京车展期间,雷军和小米汽车成为了妥妥的顶流。

小米汽车的营销刷爆全网,SU7也成为了年内目前为止最热门的车型之一。

配置方面,汽车搭载了小米超级电机V6s及碳化硅高压系统,采用小米智能底盘,内置智能耦合制动系统、Xiaomi Pilot智能驾驶系统,以及基于Xiaomi HyperOS的智能座舱系统。

五月初,小米SU7公布了交付首月的销量为7058辆,锁单量为88063辆,其中女性购车占比为28%、BBA车主占比为29%、苹果用户占比为52.5%;截至5月15日10时,小米完成了第10000辆新车的交付,首车交付速度刷新行业记录,交付数据说明了一切。

小米SU7上市即大火,销量比预期高出了三到五倍。”创始人雷军表示,小米首款汽车很成功,“我们目前正在全力扩充产能,全年交付目标会超过10万辆。”

为提升用户“销交服”体验,小米正持续加速销售网络建设。到2024年年底,小米汽车销售门店将覆盖46城、达到219家,服务中心将覆盖86城、达到143家。

此外,小米在供应链方面也在持续布局,小米投资了多家电池生产研发商,如蜂巢能源、卫蓝新能源、赣锋锂电、中创新航等。在固态电池领域投资了卫蓝新能源,作为领先的固态锂电池生产研发商。小米在空气悬架和线控制动领域投资了孔辉科技和同驭汽车。

这为汽车业务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,对于造车而言,充足的现金流是生命源泉。截至2024年3月31日,小米现金储备达人民币1273亿元,与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相比,小米的现金流储备是最充裕的,一季度小米持续投入技术,研发支出达人民币52亿元,同比增长25.4%。

作为一家科技企业,小米跨界造车,在引起行业轰动的同时,也的的确确影响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格局。在小米汽车交付的首月,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跨越了50%的门槛,小米SU7赢得流量实现破圈,让更多人真正了解到了新能源汽车,这是对整个行业的指引意义。

数据显示,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,奔驰累计销量超16.81万辆新车,同比下降约7%;宝马(含BMW和MINI品牌)累计销量为18.75万辆,同比下滑3.8%,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。

3

和用户交朋友,小米最硬的是产品

“小米汽车封神”“雷军封神”不断被热议,这让人们对小米营销过多关注。事实上营销只是手段,是锦上添花,企业业务的“硬”,还是要“硬”在产品上。

产品才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,小米是一家以产品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。手机作为小米的基本盘业务,小米在倾力布局汽车行业的同时,手机也保持了向上发展的态势。

在全球化和高端化的推动下,小米智能手机业务持续增长。季度内,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提升33.7%至4060万台,连续3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。营收连续4个季度环比增长至人民币465亿元。

据Canalys数据,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连续15个季度排名前三,市占率达13.8%。依托高端形成的稳定市场优势,小米手机盈利能力持续提升,Q1毛利率14.8%,同比提升3.6%。

全球化方面,小米在中东拉美、非洲、东南亚等重要市场保持了稳定扩张的趋势。Canalys数据显示,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,小米Q1在全球56个市场排名前三,67个市场排名前五,相较去年在全球51个市场排名前三,65个市场排名前五,优势区域进一步增长。

Open AI发布的Chat GPT大模型火爆全世界,人类社会也被拉进了AI时代,大模型纷纷出世落地,手机厂商将AI手机视为未来的重要研发方向。

苹果手机一季度以13.7%的国内市场份额跌出了前五名,遭遇滑铁卢。在谈及国内智能手机一季度市场时,IDC中国区副总裁王吉平表示:“首先,从排名上来看竞争非常激烈。其次,有AI加持的手机厂商增速表现更好。”

与其他研究AI成品的手机厂商相比,小米则是更注重AI芯片和算法,从核心上对手机进行创新升级。年内的小米14 Ultra发布会上,小米影像大脑也打上了“首个AI大模型计算摄影平台”的称号,并以“Xiaomi AISP”作为全新名称。官方称,Xiaomi AISP不仅能大幅提升影像处理速度,也能在画质、色彩还原等方面达到新高度。

AI等新技术将引发智能手机的又一轮创新革命,小米的AIoT平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级AIoT平台之一,未来在AI芯片和大模型有所进展之时,其市场空间也将被进一步拓宽。

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3月31日,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设备(不含智能手机、平板及笔记本电脑)数达7.86亿,同比增长27.2%,拥有5件及以上连接至小米AIoT平台设备(不含智能手机、平板及笔记本电脑)用户数达1520万,同比增长24.2%。米家APP截至2024年3月的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4.0%达8910万。

以用户为中心,与用户交朋友,这是小米永不过时的方法论,是雷军在手机和汽车两个行业“封神”,小米在营销、产品两个方向“封神”的主要原因。

标签: 小米 小米SU7

内容由作者提供,不代表易车立场

收藏

收藏成功 ! 去易车app查看收藏文章

猜你想看

+加载更多

活动推荐

广告
  • 奖 
  • 抢 
  • 奖 

CopyRight © 2000-2023 BitAuto,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   购车咨询:4000-168-168 (周一至周日 9:00 – 21:00) 法定假日除外